拒绝“一物多码”,3D几何搜索引擎提升模型重用与管理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深圳市先行示范区重点工作任多和“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旨在打造新型工业化战略型基础设施,助力深圳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集群。
通过3D模型几何搜索引擎,大湾区中小制造企业打破传统检索壁垒,实现三维模型的高效查找、标准化管理与重复利用,全面提升设计效率,降低物料成本,加速数字化转型。
)
用户痛点
模型难检索
传统关键词搜索方式难以应对分散存储、标签不规范、语义不一致及 “一物多码” 的三维模型数据,导致工程师查找模型耗时耗力,直接影响研发效率。
模型冗余增加成本
因检索不便引发重复设计问题,同时模型冗余使得物料管理和采购环节的集采成本、库存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难以匹配生产模式升级需求
在快速迭代和柔性生产的趋势下,低效的数据查找方式制约了企业整体的研发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能力,无法满足当前生产模式对高效数据利用的要求。
方案亮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制造企业众多,它们在长期的设计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庞大的三维模型数据资源,导致了上述的几大痛点。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为客户打造了基于3D几何搜索引擎的三维模型管理与检索平台,支持3D形状检索、2D图片搜索、关键词匹配、属性查询、组合式多模态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智能查找体验。
平台底层依托华为云、向量检索引擎与容器化部署能力,在系统功能和性能层面实现双重突破:
-
三维模型管理服务:支持模型库的创建、更新、删除,以及模型数据的入库、查询、更新、删除等标准化操作,帮助客户构建统一的三维模型索引体系,打破数据孤岛;
-
智能搜索服务:支持对模型库中的数据进行快速几何比对、图片匹配与属性过滤,实现从形状、尺寸到元属性的全面搜索;
-
批量操作服务:支持模型数据的批量入库、更新与删除,并能分析重复率,自动聚合相似模型,助力模型去重与标准化;
-
平台化部署服务:基于容器引擎进行部署,便于客户在本地或私有云灵活落地,降低系统集成与运维成本。
案例价值
该项目的落地,使大湾区客户在模型管理与设计协同层面获得显著收益:
-
设计效率提升:通过3D形状搜索等多种方式,工程师平均模型查找时间缩短80%,大幅减少重复设计,释放设计资源;
-
模型重用率提升:同类模型统一识别并聚类归档,推动企业内部零部件复用率显著提升,形成统一设计规范;
-
零件标准化率提高:系统自动识别“一物多码”,推动物料编码与模型一一对应,支撑企业标准件体系建设;
-
物料成本下降:通过数据聚合与集采优化,部分客户物料采购成本下降约10%-15%,库存成本同步优化;
-
数字资产沉淀:企业沉淀出高质量、结构清晰、可复用的三维模型资产库,形成面向未来的研发资产体系。
在本次实践中,3D几何搜索引擎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模型检索难题,更通过智能化的数据管理能力,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模型语义识别、图纸识别、AI清洗能力,帮助更多制造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化、设计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