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Zixel?一款真正为制造而生的 3D CAD 工具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9日
本文作者:董乐成
在当下制造业不断提速与升级的背景下,设计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化协同加剧、客户对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期望持续提高。与之相对的,是许多传统 CAD 工具依然停留在旧有范式中,功能虽然强大,但操作复杂、协作效率低、部署和维护成本高,难以适应现代制造的节奏。
Zixel 正是为此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款运行在浏览器上的 CAD 软件,更是一整套面向未来制造场景打造的新一代 3D CAD 平台。通过 云原生架构、AI 驱动的智能建模能力 和 面向团队协作的设计流程,Zixel 重新定义了三维设计在制造流程中的角色与价值。
与其说 Zixel 是一款工具,不如说它是一个围绕“效率”“智能”“协作”构建的数字设计空间。从机械设计、结构建模到零部件协同开发,它都以现代制造逻辑作为底层驱动。设计师可以在平台上实现真正的 云端 3D 建模,不再受限于本地软件的束缚,也无需为版本冲突或文件传输耗费时间。
在 Zixel 中,所有设计数据都实时保存在云端,多个团队成员可以同时查看、修改和评审同一个模型,就像使用在线文档一样自然。每一次编辑都有版本记录,误操作也可以一键回滚。这种协作方式大幅降低了团队间的信息损耗,让设计决策更加快速明确。
不仅如此,Zixel 将人工智能深度集成于建模流程中,打造了面向工程设计场景的 AI 生模型能力。AI 可以自动识别草图约束、补全几何逻辑,甚至预测下一步建模操作,帮助用户快速完成复杂零件的初步结构草案。面对大批量的机械组件库,Zixel 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搜索来快速定位目标,比如“带加强筋的支架”或“安装孔间距为 60mm 的金属底板”,显著提升查找效率。
这不仅是效率工具的提升,更是在重构工程师与设计工具之间的互动关系。AI 不再是功能模块的叠加,而成为理解意图、辅助思考的数字助手。这种全新交互体验,让工程师更专注于创意和工程判断,而不是被细节操作所困扰。
Zixel 的协作设计机制也从一开始就面向复杂组织结构。项目中不同角色,如设计师、工程师、供应商、采购人员等,可以根据权限查看或编辑特定模型区域,并通过评论、标注或任务流在模型上直接沟通,避免了传统方式中依赖文档、邮件往返确认的低效模式。此外,Zixel 还借鉴了开发领域的“分支/合并”机制,使多个团队可以在不同方向并行建模,最终统一整合成果,避免彼此冲突。
开放性是 Zixel 平台的另一大特征。它支持主流 CAD 文件格式的导入导出,轻松接入已有的工具链,并提供完善的 API 与 SDK 接口。用户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系统集成或构建自动化设计流程,无论你使用的是 PLM、ERP,还是结构仿真或数控系统,Zixel 都能顺利衔接。
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Zixel 也在交互体验上做出了彻底革新。它抛弃了传统 CAD 软件中层级繁多的界面逻辑,以更符合当代 SaaS 产品设计思维重构了 UI。用户无需经过长时间培训,即可快速上手完成建模任务。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还是跨部门的产品经理、项目管理人员,甚至是刚入门的设计新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流畅自然的 3D 设计操作。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设计真正匹配制造的节奏。
Zixel 并不试图成为某一个行业的垂直工具,而是为整个制造业生态提供一套通用的数字设计基础设施。它服务于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等多样化场景,在每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任务中,帮助团队更高效地从构想到量产落地。
未来的 CAD,不应只是设计软件,而应是融合了建模、协作、数据、智能的 设计平台。Zixel 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代表着 3D CAD 的下一阶段,同时也是 制造创新的起点。
欢迎了解 Zixel,开启属于你的智能制造设计之旅。